对话孙大力丨谈世界工业设计领域前沿思潮,引国际性教育理念方法培育新生代

2021/02/13 2353 0

1613223151958815.jpg

个人照.jpg

研究方向

工业设计、设计管理、品牌管理

专家简介

孙大力,德籍知名工业设计师。1995 年毕业于德国斯图加特国立艺术学院工业设计系,获德国工业设计硕士学位。2011 年被选为北京市政府特聘专家,2014年被聘为北京工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院长,2017 年任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多年在跨国公司负责项目管理,产品管理,品牌管理,销售营销工作,拥有B2B和B2C市场推广的丰富经验,服务过国内外的企业如中国通用机械,西门子,曼内斯曼等。曾获得多项国际设计大奖和艺术大奖,如德国巴伐利亚州国家设计奖/ BAVARIAN NATIONAL AWARD OF DESIGN,德国BRAUN设计奖/ BRAUN DESIGN AWARD。同时担任过多项国际设计大赛评委,如德国3D打印设计大奖,中国设计大奖/红星奖等。


本期专访栏目,我们邀请到孙大力教授,从新生代设计展未来规划到思考设计为社会带来的影响,全方位审视设计意义。






01.jpg

您如何评价2020届的亚洲新生代设计展?

2020年亚洲新生代设计展,我是本届的评审负责人,参与了整个作品评审的过程。首先我认为有这样一个平台来组织全国各地区的高校,乃至世界其它国家设计院校的学生,用自己的毕业设计作品来积极的参与本次设计展,这本身是非常有意义的。

通过这样一种形式,帮助学设计的新秀们有了展示自己才艺的机会,也让更多行业、企业充分认识他们,了解其创意,为企业筹备设计新生力量,为学生的职业未来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为高校设计人才的出口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搭建了桥梁,同时也打造了同学、设计院校之间展示与交流成果的平台。


 对于今年的作品组别、分类,您还有哪些建议?

我认为做好一个专业、有学术水准的展或者赛,聚焦的点应该更明确,更具体,作品范围应该有更合理限定,而不是大锅烩。像本次有的组别评审工作就会感到困惑,如何去界定部分作品差别。比如视觉传达设计组,字体设计、VI设计、包装设计、交互界面设计、插画设计等参差不同,它们的评价标准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了保证评审的公平公正,如何合理设定组别,对设计作品的提交要求更精准定义,值得组委会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次终评提报的作品,您有哪些看法?

虽然本届新生代设计展大多作品是在疫情大背景下完成的,可是每个组都有很闪光的作品,无论是设计概念还是设计表达上,都有亮点可以谈。本届最终获奖作品都是我们几个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们经过多轮认真严谨的评议筛选出来,应该说它们具有说服力和代表性,我相信也为今后这样的活动开展也开了一个好头。

01.png

◆2020亚洲新生代设计展线上终评答辩会议






02.jpg

新生代设计展的作品是否可以与德国的3D打印设计大赛接轨?

组委会可以从本届新生代设计展的作品中挑选出3D打印的设计产品,由组委会统一申报参加德国的3D打印大赛。当然亚洲新生代设计展也可以和德国3D打印设计大赛联手合作,扩大相互之间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提升3D打印设计水平。

2020年德国3D打印设计大赛由于疫情的原因是在线上举办的, 仍然评选出了非常优秀的3D打印的设计产品来, 2021年活动还会继续。近年来我参与了多届在德国法兰克福博览会上的终评及颁奖,如有机会我愿意把评奖的过程及获奖的作品分享给大家。


请您简单阐述中国和德国工业设计教育的不同,去德国留学会有哪些实质收获?

德国的工业设计教育非常严谨、务实,我们可以“学以致用”。

我们的设计教育的发展仍然存在着系统性问题,如师资力量、学生来源、教育体制、用人单位对设计的认知等方面与德国有很大所区别。伴随着教育不断改革,我们各类院校都相应开办了设计专业,目前每年送走的大学毕业的设计学生数量应该是全球第一,设计教育办学规模也可以说是最大的,但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们培养的学生到工作岗位上,还需要进行一番重新再教育的设计培训,才能发挥作用。并且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依然有待改善。

1613223752401050.jpg

◆德国工业设计教育

近十年来,赴德学习设计的同学越来越多,每年我带的毕业生都是去德国留学的,有的已经回到国内在高校任教。在德国人才培养规模与社会人才需求挂钩,也是有所控制的,学习设计的同学都是要参加严格的专业入学考试录取后才能进入专业学习,教授对其学生素质、可塑性、创造力的要求是比较高的。我认识的学生都是怀抱着理想,希望自己在设计领域中有所作为而选择来德国学习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如鱼得水,专业能力得以实实在在的提升,最终都获得了很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明朗的职业发展前景。






03.jpg

对于自己的毕业生,您更多给予的辅助是在哪?

针对毕业生,首先帮助他们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强调毕业设计项目这不只是为了结束学业,而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要充满热情,为自己做,不是为了家长,不是为了学校,也不是为了获奖,而是自我体验;辅导他们体会从头到尾的完整设计过程。每年的毕业设计题目都是学生自己先提出,我帮助做出预判,共同商讨确定的,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力和个性, 整个设计过程我不会提供解决方案,而是更多提出问题,讲述我个人的经验包括对问题理解,绝不是答案。当然我会对每一个进展,哪怕很微小,都会给予明确的肯定,鼓励他们充满信心,不怕失败,勇于尝试,严格要求自己,最终做出与众不同的设计。

回国十年来我带大部分学生所作毕业设计成果都获得了国家专利证书,都在设计行业找到岗位。当然也有过一个学生我坚持不同意毕业的,当年就是没有毕业,这样的现象在国内高校还是比较罕见的。毕业设计是学生大学几年来学习生活汇总的呈现,它应该能够展现学习期间所获得知识和能力,展现对专业的认知和理解,展现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和兴趣,确切地说它也是一把开启未来职业大门的钥匙。

设计师作为职业,一名合格的设计师必须具备相应的职业能力,首当其冲的就是创造力,不管是在产品的使用功能,交互体验,形态审美,等等都需要有创新性。其次设计师有别于其他职业的一项能力就是审美的能力,审美的能力不光是指外形的认知;再有设计师还应该具备合理发现问题的能力,能够理性的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整体的解决问题的能力,系统的得到合适的解决答案。还有一点就是沟通能力,这个能力像亚洲新生代设计展这样的平台上,恰好提供检验设计师沟通能力的平台,评判他作品的同时,还评判他如何呈现自己的作品,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能否准确的表达自己的作品。所以,在本届设计展的获奖选手中,表达成为了一个相对看重的评价标准。

1613223807451218.png

◆团队协作与创造力

最后想说的就是一个好的毕业设计作品实际上也能体现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从调研到最终样机都离不开与老师、同学、亲友、企业等等的帮助与支持,往往毕业设计的完成度越高牵扯人越多,未来的社会“合作精神“更为重要。





04.jpg

通过设计的方式改善或解决社会问题,致力于可持续发展,促进人文关怀,您如何看待这一点?

我们现阶段的设计认知还是企图利用设计获取更多经济上的利益,更多的物欲满足。当然对于一个企业,设计本身对企业的作用就是帮助企业创造价值,提升利润,控制成本,是无可非议的。从管理者的角度而言,如果把设计的功能看作仅是作为谋取利益的手段,这对设计行业、设计教育的提升、发展都不会带来好的影响。

如何通过我们的设计,帮助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我们的生存与文明带来积极影响,倡导合理的生活方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

近二百年前工业革命的爆发,导致大规模工业生产取代手工业生产, 促成工业革命的煤,钢铁、蒸汽机对于环境的污染破坏,一直到二战后五十年代人们才意识到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如伦敦雾霾;;六十年代的环保运动,八十年代德国有以保护生态环境新的党派(绿党)的形成,九十年代有了商品上绿点标识,两年前德国最后一家煤矿的关闭,明年还将放弃对核电使用。

总之德国政府一系列的环保举措,足以说明“以人为本“作为单一目标的设计理念已经满足不了新的时代发展需要,人们的眼球不可以只是盯在人身上,还要放眼于人的周边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包括其它星球,我们必须审视的设计解决方案可能会带给未来什么样的影响,必须对未来有承担责任的意识,百年前密斯凡德罗倡导的“少就是多”赋予更多新的含意,让我们重新理解设计,定义设计,认识到设计师的责任。

6.jpg

◆密斯·凡德罗

1613223877101017.jpg


◆巴塞罗那椅子






05.jpg

对福建泉州有哪些特别印象?

因为工作,去过几次泉州。最早90年代去过泉州,当时泉州的观感是一个民风淳朴的渔港城市。当时我记得城中心有一个小的广场,离不远还有一个古老的开元寺庙,泉州具有很传统的生活气息,有人在门口摆张凳子大小的桌子,坐在那里喝功夫茶很安逸,当我好奇的停下来时,都会友好的请你喝口茶,这是当时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8.jpg

9.jpg

10.jpg

◆泉州印象


这次交流,深深感受到了孙教授对设计教育的热情,他发表对活动的看法,并为新生代设计展提出很多建设性建议,从不一样的角度阐述设计意义。以上为本次采访的精整全部内容,希望观者能从字里行间中传递的丰富内容与信息,有所收获,更希望能触发新锐设计师在各自设计领域现状产生新的思考。


微信图片_20210213214651.jpg






{{detail.support_count}}
{{detail.favorites_count}}
{{is_supported?'已 赞':'点 赞'}}
{{is_collect?'已 收 藏':'收 藏'}}
返 回 顶 层

推荐阅读

评论
评论
  • 819334890

    QQ交流群

  • 关注矮凳网
    关注设计购

中国唯一

国际设计组织认证的设计平台

联系电话: 18016632287

© 2016-现在 Iden.cn 版权所有 | 闽ICP备1602219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