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IME | 最有意义的时光莫过于走到她的世界里

2021/02/24 2142 263

D.TIME

一个深度挖掘设计背后的奇思妙想的专栏,向大众展现了精妙复杂的设计背后的故事。很好的连接设计师与观众之间的纽带,促进不同思想的交流融合,通过这个专题,让更多的受众看到了新兴力量的设计作品。

微信图片_20201230092315.jpg


获奖选手/Top100新锐设计师访谈 


优秀设计推荐


vol.06

个人照.jpg

王启迪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2020届硕士毕业生

2020亚洲新生代设计展银奖

2020亚洲新生代设计展100新锐设计师


研究方向

社会创新设计

可持续性设计研究

弱势人群服装设计研究

. .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进入王启迪的 D.TIME,共同去探索“介护老人的服装设计”,又是如何将模块化设计利用在服装上,用设计创造社会价值


横2.png

模块化设计方法在介护老人

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王启迪/设计师



Part.1 

模块化设计·解读

在日益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老年人生活的幸福度体现在他们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专为老年人设计的各类营养食品、养老住所、助步器等产品,却很少见到有专为身患残疾、失智、瘫痪等疾病的介护老人所设计的产品。尤其在服装方面,服装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物品之一。对于身体健康的老年人来说市面上的服装大都可以满足穿着需要。但对于介护老人来说,他们在穿衣过程中正面临着种种困难与尴尬,比如易穿脱问题、清洁问题、一些日常的防护问题、保暖问题、舒适性问题、色彩问题、心理问题等。需要对介护老人的服装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研究,改善他们的穿衣现状。

01.jpg

1)用设计创造社会价值

在2017年的寒假,我去看望奶奶的时候,发现奶奶有点不认识我了,日常生活也需要家人全天陪护,后来我了解到奶奶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症,俗称老年痴呆。如果了解这个病,一定了解这个病的症状以及护理人员的种种不易。那时我开始思考,当我们无法对抗疾病和衰老时,我们是否可以选择和它相处的方式?设计又能够为我的家人,为社会做些什么?于是有了这样一个毕业设计选题。

2)绿色设计,介护老人服装创新
通过设计的途径来维护介护老人的尊严,维护介护老人享受时尚与穿衣平等的权利。希望更多的业界人士、设计师能够关注介护老人的生存状态,从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来进行系统的设计研究。

02.jpg

利用模块化设计相对独立性、互换性、通用性的特点及优势,解决服装的易穿脱、易换洗、个性搭配等问题,使其能够满足调研中现存的服装需求。另外,模块化设计属于绿色设计。在用户使用方面,能够节省空间,增强服装产品的利用率,减少浪费的现象。在生产加工方面,能够使工厂分工协作,提高效率、减低成本、减少库存。

03.jpg

04.jpg

3)走进奶奶的世界
疫情期间,我这一类的毕业设计课题进行比较艰难,奶奶是我唯一的测试对象。最终呈现阶段,我拍摄了一些关于奶奶和家人的视频,全家带着奶奶去公园散步,和奶奶一起看海,带着奶奶去照相馆……虽然她的记忆已逐渐失去,但家人的爱依旧围绕在她身边,在疫情的艰难岁月里大家都过得很开心,就像《流放的老国王》里所描述的,“因为父亲再也无法从桥那头走到我的世界来,因此我必须走到他那里去。”我觉得这是我度过的最有意义的时光。

05.jpg


 专家点评 

该设计以介护老人及其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后对介护老人服装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尝试将模块化优势应用在介护老人的服装设计中,并运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对介护老人服装的功能性改良创新,解决介护老人日常穿着现状以及方便护理人员护理的问题,为开拓作为弱势群体介护人群服装市场提供了可行性案例,更重要是体现服装设计的人文关怀和平等穿衣的设计价值。该设计研究具有较强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体现该同学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和思辨能力。


Part.2 

设计·学术理解

1)设计师更要具备思辨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危机和矛盾日益凸显的今天,在我看来,设计师不仅需要更精进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思辨意识。我不想把自己定义为服装设计师或者平面设计师,因为我觉得设计本身是一个复杂的综合问题,不是最终视觉呈现的载体所决定的,比如当我们在谈论介护老人服装问题的时候,我们可能更需要谈论社会学的问题、人类学的问题、心理学的问题等等,当然这里面必然需要具体专业技术的参与,回顾设计史我们就会发现,每个时代的设计有其不同的面貌,但设计师们永远都在做当代设计。这其实对我个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作为这个时代的设计师,需要对事物或事件保持敏锐,不断学习,更新和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以便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

06.jpg

2)价值观对设计有着重要影响

最近在读的一本叫《思辨一切》的书里,谈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设计价值这一问题上有一段话感受颇深:“如果我们总是将资源、环境、人口等问题视为世界运行的必要手段,而没有意识到其实这些问题更加关乎人们的观念与态度,单凭“设计能够解决问题”的乐观主义,上述挑战有可能永远无解。

07.jpg

我对这次设计的结果是消极的,关于介护老人的设计所包含的领域太广泛,其中牵涉了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从我的专业背景上看,这些“入门式”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模块化的服装设计方法试图改善介护老人穿衣问题的道路还很长,有更多有趣的、本专业之外值得思考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像是代际关系中的价值观问题,很容易被设计师主观忽略,但确实影响着人们不同的行为和喜好。然而,在整个设计思考的过程中,我认为也有一些积极方面,比如在这个毕业设计中服装的功能对应了两种人,介护老人——服装的穿着者、护理人员——服装使用者,服装作为二者之间的纽带如何进行交流和互动是一个比较有趣问题,也是我比较关注的问题,它和我们常规意义上理解的服装穿戴过程有很大不同,这些不同点源自于人们行为的“异常”。我希望在我的设计中人们能够看到的不仅仅是一张理想的设计蓝图,更多的是引起大家思考,也许你并不感兴趣介护老人的问题,但能够有某种启发。


Part.3 

作品赏析

<只/纸谈上围>

设计者:王启迪
指导老师:陈燕琳
曾获奖项

《中国创意设计年鉴2018-2019》金奖,入编发表

2019第十三届“创意中国”设计大奖铜奖

. . .

曾经的深圳拥有古村上千,如今却只剩二百余座,上围村就是这中之一。

城市的更新,包围和夹击着古老的村落;老人的回忆,被永远的封存。

古人的相土尝水,诗意栖居,我们何时才能体验?

承载着岁月的古宅,能否永存?

村民原本的生活与当下的生态文明如何续接?

关于古村落与现代城市如何共生等问题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只/纸谈上围”是我们针对上围村而策划的一次“对话”事件。让不同职业、不同背景的人进行对话,每个人可以扮演两个角色,人们既是诉说的一方、又是回复的一方。在沟通的过程中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当那些尖锐的问题、心中的苦闷和情愫倾吐出来后,或许会引起关注,得到具体的解决方案,或许会得到多一点理解和认同……

2017年12月7日,我们来到上围村,挨家挨户的走访原住居民、租客和艺术家,与他们深入交谈,让他们书写在上围的生活感受,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08.jpg

09.jpg

10.jpg




新生代设计展·印象

亚洲新生代设计展是一次很好的交流机会,我们可以看到来自不同院校的优秀的设计师们正在关注的问题,也反映着一个时代的设计印记,非常感谢组委会的老师们为这次展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同时期待更好反应社会性问题的作品出现,祝大会越来越好!


感谢王启迪设计师的分享

下期将是哪位获奖者的D.TIME

敬请期待


本内容为原创访谈
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需转载请联系,谢谢合作
欢迎转发分享~


{{detail.support_count}}
{{detail.favorites_count}}
{{is_supported?'已 赞':'点 赞'}}
{{is_collect?'已 收 藏':'收 藏'}}
返 回 顶 层

推荐阅读

评论
评论
  • 819334890

    QQ交流群

  • 关注矮凳网
    关注设计购

中国唯一

国际设计组织认证的设计平台

联系电话: 18016632287

© 2016-现在 Iden.cn 版权所有 | 闽ICP备16022198号-1